郴州市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評審會在長沙舉行
郴州市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評審會在長沙舉行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6-16 點擊:次
6月13日,郴州市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評審會(長沙)在湖南省茶葉研究所舉行。來自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省科技廳、湖南農大、省茶葉所部門領導、省茶業協會代表、茶葉產業規劃評審專家、茶業周刊、郴州市農業農村局分管茶葉產業領導及有關人員等參加會議。
評審專家有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許靖波,省農業農村廳產業化處處長楊孚初,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計劃處副處長尹劍德,省茶業協會會長周重旺,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周躍斌,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肖文軍,長沙百里茶廊產業協會名譽會長宋偉奇,郴州市農業農村局副處級干部、高級農藝師鄧勇男,郴州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主任、農藝師廖漢昌。
參會領導還有湖南省科技廳農村處處長尹文輝,省發改委湘西辦副處長劉昭華,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處長彭選明,省茶葉研究所黨委書記譚正初,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研究員包小村,省茶葉研究所科管科科長黃飛毅,茶業周刊主編鐘淇,郴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張仕釗,郴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谷新鳴,郴州市農業農村局規劃科科長賀璽毓,郴州市農業農村局質監科副主任鄧奕文等就規劃內容分別講話及郴州市茶產業發展情況展開討論。
會上,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研究員包小村對規劃內容做簡要介紹,規劃以“優品種、提品質、擴規模、育龍頭、延鏈條、拓市場、強品牌、富茶農、美農村”為主要方向;以汝城、桂東、資興、宜章、安仁5個縣市為重點,帶動北湖、永興、蘇仙、桂陽、嘉禾、臨武6個縣區;覆蓋了種植業、加工業、商貿流通業、茶旅融合等茶產業上下游全產業鏈。
規劃將進一步優化郴州茶產業布局,將宜章、資興、桂東、汝城、安仁5個茶葉主產縣(市)打造成“郴州福茶”核心產區。通過6年時間的努力,到2025年未實現七大目標:生態茶園面積達到50萬畝(不含10萬畝野生茶茶園),其中新建茶園面積11.58萬畝,5個主要產茶縣茶園35萬畝,其它縣(市區)茶園15萬畝;年產茶3萬噸,其中綠茶1.5萬噸、紅茶1.2萬噸、白茶2700噸、青茶300噸;培育億元級龍頭企業5家,五千萬元級以上龍頭企業10家;全市打造百萬元級茶館茶店100家;茶葉銷售網點10萬個;茶旅游客2000萬人次;郴州474萬人年均飲茶3公斤。
據了解,郴州市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地帶,境內山地丘陵面積占總面積四分之三,最高峰1913.8米。郴州90%的茶葉產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區,高山云霧,土質肥沃,氣侯適宜,加上獨特的茶樹品種,郴州出好茶。到2019年,郴州市全市茶園總面積達38.42萬畝,可采摘面積有27.06萬畝,年產茶1.42萬噸,產值17.8億元,綜合產值59.3億元。全市名優茶產量4156噸,產值8.8億元,占產量的30%和總產值的49%。
郴州現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資興東江狗腦貢茶業有限公司,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玲瓏王茶葉開發有限公司、汝城鼎湘茶業有限公司、宜章和宜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湖南莽山瑤益春茶業有限公司及國家級示范社汝城縣旱塘曬山茶葉專業合作社。此外,資興七里金、窯嶺茶廠、桂東藍老爹、郴州木草人、宜章莽山木森森、莽山仙峰、桂陽瑤王貢、臨武舜峰、安仁豪峰等龍頭企業強力帶動當地茶產業發展。
評審專家與參會領導一致對湖南省茶葉研究所以包小村領銜的專家組編寫的《郴州市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給予高度評價與肯定,認為規劃將為郴州茶產業未來5年發展指引方向與更上一層樓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將為湖南千億茶產業之“三湘四水五彩湘茶”增光添彩,而熠熠生輝。最后,評審專家與參會領導對郴州茶產業的發展把脈,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