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區:科技創新與生態教育的“雙向奔赴”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11 點擊:次
“什么是環境健康?”“聲音太大對健康有什么影響?”在安徽創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的環保課堂上,環保講師正以互動問答的形式向孩子們普及環境科學知識,讓環保理念扎根童心。
這是今年六五環境日期間,合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合肥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主辦的“美麗中國我先行”環保科普活動中的一幕。
類似的特色環保教育活動,正是合肥高新區打造工業園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樣板的縮影。近日,合肥高新區“智綠共生,‘科創高新’生態文明宣教行動”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2025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園區生態文明宣教先進典型案例。從充分發揮環保宣教主陣地作用到激發全民參與生態文明熱潮,合肥高新區如何實現科技創新與生態教育的“雙向奔赴”?
全民行動,綠色低碳之風“吹”進千家萬戶
走近柏堰湖畔,水清岸綠,市民駐足納涼,孩童追逐嬉戲,人與景的互動“相映成趣”。
身邊的生態環境好了,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實實在在的幸福感。近年來,合肥高新區通過打造“幸福河湖”“生態游園”等民生品牌,累計建成省級、市級幸福河湖4條,打造生態游園28個。面向群眾,創新推行“寓教于樂、潤物無聲”的環保宣教模式,構建起“休閑+科普”的綠色生活圈。
合肥高新區通過建成區“找”地、新建區“增”地等不同建設路徑,建設沁心園、人才園、華佗園等街頭游園。今年以來,新建(提升)公園游園10余處,公園功能不斷豐富,成功實現5分鐘見綠、10分鐘親水,讓群眾在家門口便可感受到“詩與遠方”,切實將生態優勢轉化為民生福祉。
為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浸潤人心,合肥高新區將高標準打造環境宣教品牌作為“關鍵一招”,持續做好宣傳引領。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今年六五環境日,圍繞“美麗中國我先行”這一主題,合肥高新區組織開展“綠動高新·悅享環保”主題宣傳、“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科普宣傳等活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在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生動的環保課堂及趣味實驗操作,激發起孩子們對環境科學的濃厚興趣;在高校校園,創新組織“生態環保青年說”討論及環保知識競賽等互動游戲,奏出高校環境教育的“青春強音”;面向社會公眾,發放《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低碳生活50條準則》等各類宣傳材料,廣泛普及生態環保知識……一首綠色低碳“協奏曲”在合肥高新區這片土地上唱響。
依托關鍵時間節點開展多元化實踐活動已成為“固定動作”。合肥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高新區組織開展了“小手拉大手 環保宣教公益行”“生物多樣宣傳活動”“‘無廢城市’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等系列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局面。近3年來,系列活動關注人數超10萬人次。
為了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動,合肥高新區還配套建設“生態環境教育基地”4家。基地既要建好,更要用好。通過“環保科普進校園+中小學生進基地”相結合的方式,基地采用“環保課堂+參觀演示+動手體驗”三部曲,為學生提供“沉浸體驗式”環保科普教育活動。
此外,合肥高新區還在加緊建設生態環境健康主題公園,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科學、有趣的科普教育場景,著力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
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科普活動。
多維協同,以科技創新引領綠色轉型
今年4月,安徽省首套“高效光伏熱泵機組”在中科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以下簡稱合肥創新院)的屋頂天臺“落戶”,堪稱上演了一場科技魔法——無論是陰雨還是冰雪天氣,光伏矩陣都能“就地轉化”,保證穩定的能量輸出。
在設計之初就以“低碳信創智慧園區”為目標的合肥創新院產業園區,正在率先打造可復制的低碳示范園區。園區屋頂安裝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及儲能系統,全面覆蓋了從照明、辦公到新能源車輛充換電等各類能源需求。一年多以來,園區碳強度下降了21.3%,節能降碳效果顯著,園區的“含綠量”也不斷提升。
合肥創新院的減污降碳場景不斷擴容,構成了合肥高新區低碳園區建設“綠色生態”的其中一環。
合肥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合肥高新區堅持“科創+生態”雙輪驅動,以全市1.1%的土地,貢獻了全市近12%的GDP,萬元GDP能耗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4,實現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提升。
近年來,合肥高新區以科技創新引領綠色轉型,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高質量推進國家生態示范園區建設,取得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標志性成果。
綠色發展層面,發布全國工業園區首個綠色發展規劃,以低碳智慧園區、全省首批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光伏+儲能”、路燈能源管理及智慧化管控升級改造等示范項目為引領,探索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發展路徑。
推廣企業經驗方面,征集家電、輪胎、光伏等典型行業先進經驗做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綠色技術方面,編制合肥高新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技術清單并定期更新,及時掌握綠色技術動態。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光伏逆變器、世界首套光伏玻璃熔窯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裝置、國內首座量子應用示范變電站、大型綠氫項目中使用的柔性制氫技術等均出自合肥高新區。
搭建宣教互動平臺方面,邀請園區1000余家(次)企業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雙碳”戰略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峰論壇、“AI+”數智節能環保技術分享大會暨化債政策背景下企業發展新機遇交流峰會、“從綠色制造到近零碳制造”主題講座、碳中和行動聯盟圓桌論壇等“‘雙碳’大講堂”系列活動。
此外,合肥高新區創新推出全國首個工業企業碳積分制度,同步建設“高新碳云”數字化管理平臺,以制度創新推動園區工業企業切實履行減污降碳主體責任,相關經驗入選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典型案例,為全國產業園區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制度創新范本。
如今的合肥高新區,藍天常駐、碧水長流,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了。在綠色低碳賽道上,合肥高新區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未來,合肥高新區將充分發揮環保宣教主陣地作用,著力構建產業高端化與生態宜居性協同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