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高新區:“金土地上不能長野草”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05 點擊:次
從寧波研發園,至寧波新材料眾創空間、寧波眾創空間,再到縣市區七個產業園,一個覆蓋寧波大區域創業創新的巨大孵化器構建完成——這是寧波高新區揮就的又一個大手筆。
地處寧波中心城區,寸土寸金,“金土地上不能長野草”。寧波高新區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了集聚創新資源,做強做大“高精專孵化器”,以“孵化”的力量撬動產業發展的模式。
寧波研發園集聚了微軟寧波技術中心、擎云超級云計算等研發創新機構、譚建榮、柴天佑等院士工作站、科技綜合服務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大院名校……集聚的400多家科技服務企業,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近3年來轉化成果1095項。
寧波新材料眾創空間是首個以新材料為主題的眾創空間,匯集了中科院創客空間、諾丁漢大學寧波新材料研究院、浙江九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等新材料領域的科研機構和企業以及20多個高端新材料項目。通過創客工場、天使投資、科技大市場、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創新“創客+投資+孵化”模式。
天使投資、寧波創新港、檢測認證園、留創園、寧波投資廣場……有著眾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寧波高新區,已是寧波創業創新策源之地。人形機器人團隊、智能發電裝置項目團隊……新創意帶來新產業。200萬平方米的孵化基地,500億元的科技金融資本,10億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體制機制創新上政府的態度,給創業者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
寧波高新區布局“一區多園”,通過體制機制改革讓分布在縣市區的七園成為產業化前沿。首先在產業規劃上,作錯位發展布局,如寧海以生物醫藥為主,象山以海洋裝備為主,鄞州以新材料為主;其次在土地指標上,發揮“預審批”作用;三是在財政資助上,先征后返,獎補企業,并設立1個億的發展基金等。
通過集聚和孵化,一種富有活力的現代科技服務業平地崛起形成體系。7月初,在寧波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正平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這種服務能力主要表現在材料創新能力強、檢測檢驗能力強、智能制造能力強、天使投資能力強等方面。
寧波高新區以“創新、創業、產業化”為核心,對產業的引領、輻射作用日益顯現:
寧波是模具之鄉,原本傳統的模具產業如今運用上了新材料;原本一般材料制作的塑料制品用上了新配方、新工藝;原本的磁性材料用上了芯片……寧波已在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模具、塑料等領域形成明顯的競爭優勢。寧波成為我國石墨烯第一個產業化城市。企業創新風生水起。在合成新材料領域,有寧波萬華、大成新材料、天安生物等企業,在高性能金屬材料領域,有興業銅業、博威合金、寧波東睦新材料等有影響力的企業……2000多家企業各領風騷。
在生命健康產業、新能源、先進制造、智能經濟等產業,寧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在碳纖維及復合材料領域,予以重點布局和推動,已取得一批成果。
一輛全碳纖維做的汽車,車身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外殼重量減輕10%,油耗降低7%;車身總體減重達40%—60%后,整體可操控性加強;碳纖維抗拉強度是鋼的7—9倍,更加安全可靠。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的這輛汽車發出清晰的信號:寧波正在占領新材料產業制高點。
從石墨烯到百噸級T800碳纖維專用生產線;從磁性材料到合成新材料,再到高性能金屬材料等細分產業領域……2013年寧波市決定依托高新區建設新材料科技城。2014年寧波新材料產業約1000億元,到2020年,寧波的目標是2000億元。正是憑借這種發展模式,寧波高新區搶占了新材料產業制高點,并成為我國火炬計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軟件產業等四大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