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小城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打造創新引領示范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0-13 點擊:次
日前,在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河北分會場上,衡水高新區入選河北省首批“雙創”區域類示范基地。
投資18億元建設科技谷
國慶前夕,衡水高新區在衡水園博園舉行了一場文藝匯演,中科院與高新區結緣的橋段被改編成小品搬上了舞臺。去年起,高新區便開始謀求與中科院所屬多家院所對接合作,最終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率先與高新區簽訂協議展開合作,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也應運而生。
坐在臺下觀看演出的轉化中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最開始我們不了解這座京南小城,后來我們知道這里教育資源豐富,且政策優勢明顯,我們最終選擇與高新區合作。”
據介紹,以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為核心,衡水高新區投資18億元建設衡水科技谷。目前科技谷已擁有5萬平方米科技創新孵化平臺、6000平方米研發樓、5000平方米中試車間,綠色化工、能源材料、生命健康、節能環保4個中試平臺已建成投入使用。
在中科衡水釩鈦新材料中試基地,專心做實驗的王猛剛開始沒有注意到記者。工科出身的王猛去年從燕山大學畢業,得知中科院在衡水建立實驗基地后,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目前轉化中心招收本地科研工作人員已有20余人。王猛介紹,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的高性能釩電池電解液制備、雙極板材料制備、電堆制備等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支撐我國新材料、新能源綠色產業化技術升級,能為我國大型裝備國產化提供有力支撐。王猛說:“衡水是我的家鄉,科研是我的興趣,能在這里工作我非常滿意。”
助力傳統產業“浴火重生”
衡水市委書記王景武介紹,目前衡水正處在去產能、調結構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高端智力支持。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中科院兩院所落戶衡水高新區便成了“及時雨”。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家科研院所落戶伊始,專家就對高新區全區化工、工程橡膠、食品、服裝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行把脈、開方,分行業研究制定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明確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工作重點和步驟舉措。
同時,依托中科院及相關高校,對傳統產業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進行集中科研攻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企業轉型提升。截至目前,已有79家企業率先走上轉型升級之路。其中,均凱化工引進最新科研成果,建設全國柔性液晶顯示材料基地;冀衡集團威武公司與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引進過硫酸銨高效電解技術,建設全國過硫酸銨高效清潔生產示范基地。高新區負責人說:“僅就目前已經專家評審通過的12個科研項目而言,投產后不僅年增產值超過50億元,還能有利于企業的綠色化生產。”
打造創新引領示范區
駕車行駛在衡水市外環路上,位于高新區的高鐵衡水北站依稀可見。今年年底,隨著石濟客專開通,高新區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目前,衡水市正積極對接引進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打造總投資270億元的寶云生態城和高鐵商務區,在生活服務上保證承接項目順暢開展。
金融創新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高新區還聯合各金融機構和企業,先后創設了30億元規模的寶云產業發展基金、5億元規模的高康創業投資基金、10億元規模的“銀政通”業務基金、5.7億元規模的“藍火”投資基金等“四大基金”。
據介紹,衡水高新區以每年新增不低于1億元的增幅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全力打造衡水科技谷。2016年較2015年增加了15%,達到7.8億元,今年預計投入9.5億元。衡水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姚幸福表示,高新區要開拓“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園”的新模式,致力于打造京津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引領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努力打造京津冀創新引領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