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計“十五五” 做好“新、強、補”三篇大文章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05 點擊:次
省政協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資政建言側記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新篇待啟。
在每一個新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編制的節點上,為規劃編制出謀劃策,人民政協責無旁貸。
今年以來,省政協組成調研組,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開展實地調研,聽取多方意見,深入論證分析,召開常委會會議暨專題協商會,為我省制定“十五五”重點產業發展規劃積極資政建言,廣泛凝聚共識。
明天的格局要看今天的布局
“十四五”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感恩奮進、實干篤行,錨定打造“三地一區”戰略定位,扎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這是一曲曲激昂奮進的雄渾樂章——
全省產業規模“大幅躍升”,產業創新“蓬勃興起”,制造強省“闊步前行”,傳統產業“提質煥新”,新興產業“集群成勢”,未來產業“令人矚目”,經營主體“活力迸發”,外向經濟“増勢強勁”,產業地標“聲名鵲起”,產業生態“近悅遠來”。
這是一個個爭先進位的奮進足跡——
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出口量均躍居全國第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水平居全國第五;制造業投資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躍升至全國第五;規上工業營收連跨2個萬億臺階,位次躍升至全國第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分居全國第八、第六,研發投入強度連續3年超全國平均水平;經貿朋友圈覆蓋全球97%的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值位居全國第九、中部第一……
安徽在區域發展格局中的位勢顯著提升,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中的地位進一步彰顯。
今天的高光靠的是昨天的眼光,明天的格局還要看今天的布局。
8月28日至29日,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暨“科學謀劃‘十五五’重點產業發展,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專題協商會召開,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圍繞提升高端裝備制造全球競爭力、加快打造萬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等方面深入分析、積極建言。
省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元代表專題調研組作主題報告時表示,謀劃我省“十五五”重點產業發展,需要更加準確研判國內外環境變化新趨勢和安徽發展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國家政策導向、產業發展方向、技術變革走向,按照“三個往前趕”目標要求,創新升級產業培育的手法步法打法,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拼勁,建議統籌做好“新、強、補”三篇大文章。
做好“新”文章
培育具有領先優勢的新興支柱產業
“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新的賽道,新的風口。“近年來,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我國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省政協委員、蕪湖市政協主席張東建議,要聚力攻關數字物理仿真、機器人操作系統等底座平臺技術、支持在重點優勢行業開展示范應用,牽引國產高端產品和核心技術的研發迭代提速,系統提升產業整體水平。
生物制造被視為制造領域的“工業革命”,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綠色動力”。省政協常委、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王珩在代表九三學社安徽省委會發言時認為,當前,全球生物制造產業正經歷以技術突破為核心驅動的加速發展期。“建議健全中試體系,在合肥、蚌埠等產業基礎較好的區域,聚焦生物制藥、生物材料等細分領域,建設高能級專業化、共享型中試基地;鼓勵高校院所等機構開放中試平臺;組建省級生物制造中試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全鏈條’中試支持;培養和引進中試專業人才,提升中試平臺的人才儲備和技術水平。”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省政協委員、池州市政協主席席峰建議,要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支持安徽寶鎂、銅陵有色等一批規模大、創新能力強的龍頭企業組建產業鏈聯盟,集中優勢資源推動產業鏈“上延、中優、下拓”,加強與國內外裝備制造業企業協同,形成“材料-工藝-裝備”聯動突破格局,力爭成為全國新材料產業創新策源與高端制造的重要基地。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正處于快速崛起階段。”圍繞拓寬低空經濟綜合應用場景,省政協常委、安徽工程大學教授陸峰建議,以合肥、蕪湖為雙核,安慶、六安、宣城等多點為支撐,打造全省統一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大市場;支持交通、公安、應急、農業等部門在公共服務領域先行先試,推進多元應用場景化發展。
做好“強”文章
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以特色優勢產業為主攻方向,是地區發展的關鍵一招。
“我省裝備制造業‘十四五’期間實現爆發式增長,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支撐作用越發明顯,核心競爭力愈發增強。”省政協常委陸曉華代表民建安徽省委會發言時建議,要鍛造核心驅動力,聯合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大等攻關機器人仿生學、新一代數控系統架構、量子傳感等前沿技術,實現1到2項全球引領性原創突破;組建關鍵核心部件攻關聯合體(企業+科研機構),重點突破2到3個高端制造業進口依賴度高的核心部件。
光伏和儲能產業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具備廣闊發展空間。省政協委員、滁州市政協主席孫軍建議,鞏固優勢,創新突破,推動光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龍頭企業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建立戰略聯盟,在鞏固現有光伏電池、組件等優勢環節基礎上,推動上游高純石英砂、核心裝備、關鍵材料自主可控,下游系統集成、智慧運維、回收利用等加快布局,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
近年來,我省以壯大農產品加工業為牽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明顯成效。省政協委員寧井銘建議,要集中扶持牽引性領軍企業、重點產業化聯合體和優勢產業集群聯盟。“一是‘龍頭成鏈’,打造以行業領軍企業為核心載體的優勢賽道‘鏈主’企業;二是‘集鏈成群’,發力糧油、畜禽、果蔬、林特、茶葉、中藥材等精深加工;三是‘集群成勢’,構建‘頭部企業+配套集群+創新平臺’的開放式、國際化產業生態。”
做好“補”文章
構建更加完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協調發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補齊短板上多用力,通過補齊短板挖掘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后勁。
生產性服務業被譽為“工業保姆”,已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省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德進在調研中發現,我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模較快,但還存在融合深度不足、融合質量不高、融合動力不強等短板。他建議,在合肥、蕪湖等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借鑒普洛斯、施耐德等國際標桿企業經驗,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現代化服務型制造集聚區。
人口老齡化正深刻重塑著社會結構和經濟版圖。省政協委員、安慶市政協主席章松建議,要聚焦“安徽創造”,設立省級適老化科技專項,重點突破智能看護、健康監測、無障礙技術、適老新材料等關鍵技術。實施適老化產業“皖企培育計劃”,支持滁州、安慶等地建設專業化適老產品制造園區。
“面向新型消費時代,體現情緒價值、數字、綠色、健康方向的消費熱點蓬勃發展。”省政協常委、安徽出版集團安徽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秦金根代表致公黨安徽省委會發言時建議,要大力發展“八大新型消費”,即培育首發經濟、發力銀發經濟、促進寵物經濟、做強國潮經濟、推進谷子經濟、發展新型文旅、繁榮賽會經濟、倡導善經濟。
近年來,我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力推產業轉型升級,加強金融賦能支撐,科技產業金融協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省政協委員、合肥市政協主席韓冰建議,要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優化科技金融供給,強化關鍵環節攻關,完善科技金融生態,深入推動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發展。
從新一代信息技術到商業航天,從量子科技到安全應急,從汽車到智能家居,從新型建材到鋼鐵,從綠色食品到外向型經濟……政協委員深入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為科學謀劃我省“十五五”重點產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新部署新要求,踴躍建言、務實出招,凝心聚力把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省政協主席唐良智要求,要緊緊圍繞編制實施我省“十五五”規劃做好“四個凝聚”工作,優化履職安排,在答好省委提出的“創新之問”上廣集眾智、廣謀良策、廣聚共識,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